william's learning notes
win1104 « 威廉的學習日記
星期五, 3月 02, 2018
星期三, 2月 18, 2015
Bill Gates:艱難的工作就該交給「懶惰」的員工
假如說,你是一個經理,環顧所有的員工——嗯,所有人都在忙著劈裡啪啦敲鍵盤、對著電腦瘋狂點擊鼠標,咦,不對,有一個傢伙不是這樣的!這個傢伙躲在角落裡……他在幹什麼呢?慢悠悠的,像一隻蝸牛一樣轉悠。哦,等等,現在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這個傢伙真的是在工作嗎?
你的第一直覺肯定告訴你這個傢伙是最糟糕的員工,他的工作效率絕對是最低的。所以你整理出有關於他的員工考核——你很確定這些數字能印證你的想法,但是……
先等一等。不對啊?再仔細看,還是同樣的結果——這傢伙居然是考核成績最好的!怎麼可能呢?他看上去什麼事情都沒做啊!
通過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懶惰的直接結果就是,他們會上緊發條找到最簡單最有效的做事方法——通常是因為他們想要用最少的精力來完成工作。
努力工作的人往往只懂得埋頭苦幹,因為他們投入所有的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而那些看上去懶惰的員工則會想出一個絕妙的好辦法用盡可能少的功夫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Gilbreth 的發現不僅為 Bill Gates 所贊同,而且也獲得了 Walter Chrysler——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創始人的關注。這兩位非常成功的商人都表示了他們依賴於一些懶惰的員工來設定效率的標準,以便於迅速完成一些只需要 死記硬背和重複性的任務。
簡單點說,懶惰的員工被證實他們在簡化流程上最富有創新思維。
這不是我編造的。事實上,Larry Wall——《Perl programming language》的原創作者——也指出懶惰是偉大程序員的三個美德之一。
畢竟,大多數產品的目標是為了提供給客戶滿足其需要的最簡單和最高效的方法。既然如此,誰能比這些懶惰的傢伙更擅長呢?從字面上看,能用一個按鈕解決的事兒他們就絕不願意再多加一個。
懶惰的開發人員堅持於創建簡單又直觀的產品,這是因為他們自己也喜歡這樣的,也願意使用這樣的產品。他們的懶惰賦予他們發現並清除多餘步驟的天賜能力。
所以,下一次要是你再發現某個傢伙看上去貌似什麼都沒幹,不要急於給他下判斷。可以花點時間觀察他是如何工作的——或許你可以從中受到啟發,讓團隊的其他人員也能像他那樣高效工作。
來源:techorange
你的第一直覺肯定告訴你這個傢伙是最糟糕的員工,他的工作效率絕對是最低的。所以你整理出有關於他的員工考核——你很確定這些數字能印證你的想法,但是……
先等一等。不對啊?再仔細看,還是同樣的結果——這傢伙居然是考核成績最好的!怎麼可能呢?他看上去什麼事情都沒做啊!
- 懶惰程序員的神秘力量
通過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懶惰的直接結果就是,他們會上緊發條找到最簡單最有效的做事方法——通常是因為他們想要用最少的精力來完成工作。
努力工作的人往往只懂得埋頭苦幹,因為他們投入所有的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而那些看上去懶惰的員工則會想出一個絕妙的好辦法用盡可能少的功夫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 完成艱難的任務
「我通常會分配懶惰的人去做艱難的工作,這是因為他的懶惰會促使他去尋找簡單的方法來完成這個任務。」有專家表示,這句話最先並不是 Bill Gates 說的,它起源於 1947 年一個叫 Frank Gilbreth 的老人。Gilbreth 是一名研究人員,他通過研究一個磚瓦工團隊的行為模式發現,懶惰的工人總是能夠發明最創新的方法以避免多餘的勞作和精力輸出。他從這些懶惰的工人那兒學到 了最有效砌磚的方法。他們不會做多餘的事情——但是完成工作就萬事大吉,絕不多走一步。
Gilbreth 的發現不僅為 Bill Gates 所贊同,而且也獲得了 Walter Chrysler——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創始人的關注。這兩位非常成功的商人都表示了他們依賴於一些懶惰的員工來設定效率的標準,以便於迅速完成一些只需要 死記硬背和重複性的任務。
簡單點說,懶惰的員工被證實他們在簡化流程上最富有創新思維。
- 開發人員關於懶惰的聲譽
這不是我編造的。事實上,Larry Wall——《Perl programming language》的原創作者——也指出懶惰是偉大程序員的三個美德之一。
畢竟,大多數產品的目標是為了提供給客戶滿足其需要的最簡單和最高效的方法。既然如此,誰能比這些懶惰的傢伙更擅長呢?從字面上看,能用一個按鈕解決的事兒他們就絕不願意再多加一個。
懶惰的開發人員堅持於創建簡單又直觀的產品,這是因為他們自己也喜歡這樣的,也願意使用這樣的產品。他們的懶惰賦予他們發現並清除多餘步驟的天賜能力。
所以,下一次要是你再發現某個傢伙看上去貌似什麼都沒幹,不要急於給他下判斷。可以花點時間觀察他是如何工作的——或許你可以從中受到啟發,讓團隊的其他人員也能像他那樣高效工作。
來源:techorange
星期二, 9月 16, 2014
星期四, 6月 26, 2014
Jony Ive:我從 Steve Jobs 身上學到最有價值的就是「專注」
Jobs 在位時,他為蘋果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創造了一條核心原則:專注於打造一流的產品。而現在,根據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的說法,蘋果在 Tim Cook 時代依然遵循這一哲學。
這位很少在公眾露面的設計師最近也接受了採訪,稱蘋果公司的設計流程一直沒有變化,依然保持活力而健康。以下是 Jony Ive 接受採訪的全文。
關於庫克,還有那「沒變」的蘋果文化
問: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的創新文化是什麼樣的?如果有變化,那麼怎樣變化的?
Ive :在蘋果,創新一直是團隊遊戲。一直是幾個小團隊一起協作的結果。每個單獨的設計團隊都很小。我們一起工作,大多可能有 15 至 20 年了。創新團隊很小,而且非常專注。他們其中的一種特質就是求知欲強,很有好奇心。
說起我做的事情,製造算是在流程末尾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我們製造產品的方式要求和定義都很多。我既設計也製造產品,兩者難以分開。
而這也是 Steve 留下的一部分。這種設計、製造和開發產品的感覺和理解,已經深深根植於蘋果的文化裡頭。產品的形態、材料和工藝,都精妙的連接在一起。除非我們很懂某一種材料 —— 無論是金屬還是塑料,並且理解工藝讓他們如何成型 —— 否則我們永不能開發出最合適的產品形態。
Steve 建立了一套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價值觀 —— 而他是在一小個團隊裡面建立了這種價值觀,我很幸運成為其中的一人,而 Tim Cook 也是這個團隊的重要成員,至少已經有 15 ~ 20 年時間了。
我很清楚的記得,當我們還在製造便攜的塑料外殼電腦時,Steve、Tim 和我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建造一個非常輕薄的電腦。在工程的角度,這意味著一系列的挑戰:怎麼樣去運用新的鋁合金材料。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重新設計,並且重新找供應商合作,還需要聘請一整個新的團隊。
在過去的 15 至 20 年中,我在最具挑戰性和創意的工作中度過了。我非常喜歡談論未來的產品 —— 他們的材料是我們從未使用過的。我們現在已經在新材料上努力了數年,Tim 也極大地參與推進這些涉及新領域和新材料的項目。
經歷了多年,我們這一個團隊已經發展出一種工作方式,充滿活力、健康而且持續增長和演化。
問:與 Cook 一起工作是什麼樣的?你能給我們一些展現他領導力的例子嗎?
Ive :我們每週都會碰面 3 次。有時候這些會議是在他家,有時候是在設計工作室,我們會一起「看」某個具體的產品,以介乎「產品本身的樣子」和「我們設想的產品」之間的心態來看。這就是我作為設計師的任務 ——試著弄明白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看客觀事物的方式。
我已經和提姆一起工作了 20 年了,我一直很讚賞的是他嘗試理解事物時冷靜的思考,他是會花時間慢慢想的人。
蘋果專注於產品,並不是一種陳詞濫調
問:你最近也開始領導軟體界面的設計。這是否會改變公司的設計流程?
Ive :我為 UI 提供了一些方向性的意見。我和 UI 團隊工作的方式也是一樣的,和團隊非常親密。核心的創意是來自小團隊,我們做了一些小變化,但並沒有你們想像的有戲劇性變化。
我從 Steve 處學到最有價值的就是專注。這就是我們正專注的事情:做產品。我真希望我能將「專注於產品」的道理講得更好一些,而且這真的不是陳詞濫調。
這就是你來到這個工作室的原因,就是為了創造你所能創造的最好產品。當你排除了其他目標,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並不重要,例如職位和頭銜,組織的架構,這並不是我們看待同事的角度。
問:當你的投資者和粉絲都在嚷嚷想要看到下一個驚豔的產品時,保持對自己的耐心是不是很難?
Ive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保持耐心都是很難的事情。對於 Steve 來說是,對於 Tim 來說也是。在某些時候,是很難一直專注在產品上的。我們和某些競爭公司的不同在於,我們專注產品,而且專注開發好的產品。
老實說,我並不認為( Jobs 去世後)這裡有任何改變。我的專注點非常窄,因此我不能談論除了設計和產品開發之外的任何事情。當回看過去 20 年,你能感覺到你從事某項非常困難的工作,當你做這工作的時候,你也不知道是否能做成。
我們比較聰明是,只談論那些做成的事情。當你在做某個項目事,你得有決心繼續做下去。因為做新的東西,路上眾多的艱難險阻是常有之事。在某個節點,你是得打個電話說,我們已經盡力了,但這已經違反我們所不能改變的物理定律。
當這艱難的工作變成你的日常,當你被問題和挑戰淹沒,的確是很容易變得不耐心。
這位很少在公眾露面的設計師最近也接受了採訪,稱蘋果公司的設計流程一直沒有變化,依然保持活力而健康。以下是 Jony Ive 接受採訪的全文。
關於庫克,還有那「沒變」的蘋果文化
問: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的創新文化是什麼樣的?如果有變化,那麼怎樣變化的?
Ive :在蘋果,創新一直是團隊遊戲。一直是幾個小團隊一起協作的結果。每個單獨的設計團隊都很小。我們一起工作,大多可能有 15 至 20 年了。創新團隊很小,而且非常專注。他們其中的一種特質就是求知欲強,很有好奇心。
說起我做的事情,製造算是在流程末尾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我們製造產品的方式要求和定義都很多。我既設計也製造產品,兩者難以分開。
而這也是 Steve 留下的一部分。這種設計、製造和開發產品的感覺和理解,已經深深根植於蘋果的文化裡頭。產品的形態、材料和工藝,都精妙的連接在一起。除非我們很懂某一種材料 —— 無論是金屬還是塑料,並且理解工藝讓他們如何成型 —— 否則我們永不能開發出最合適的產品形態。
Steve 建立了一套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價值觀 —— 而他是在一小個團隊裡面建立了這種價值觀,我很幸運成為其中的一人,而 Tim Cook 也是這個團隊的重要成員,至少已經有 15 ~ 20 年時間了。
我很清楚的記得,當我們還在製造便攜的塑料外殼電腦時,Steve、Tim 和我坐在一起,商量如何建造一個非常輕薄的電腦。在工程的角度,這意味著一系列的挑戰:怎麼樣去運用新的鋁合金材料。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重新設計,並且重新找供應商合作,還需要聘請一整個新的團隊。
在過去的 15 至 20 年中,我在最具挑戰性和創意的工作中度過了。我非常喜歡談論未來的產品 —— 他們的材料是我們從未使用過的。我們現在已經在新材料上努力了數年,Tim 也極大地參與推進這些涉及新領域和新材料的項目。
經歷了多年,我們這一個團隊已經發展出一種工作方式,充滿活力、健康而且持續增長和演化。
問:與 Cook 一起工作是什麼樣的?你能給我們一些展現他領導力的例子嗎?
Ive :我們每週都會碰面 3 次。有時候這些會議是在他家,有時候是在設計工作室,我們會一起「看」某個具體的產品,以介乎「產品本身的樣子」和「我們設想的產品」之間的心態來看。這就是我作為設計師的任務 ——試著弄明白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看客觀事物的方式。
我已經和提姆一起工作了 20 年了,我一直很讚賞的是他嘗試理解事物時冷靜的思考,他是會花時間慢慢想的人。
蘋果專注於產品,並不是一種陳詞濫調
問:你最近也開始領導軟體界面的設計。這是否會改變公司的設計流程?
Ive :我為 UI 提供了一些方向性的意見。我和 UI 團隊工作的方式也是一樣的,和團隊非常親密。核心的創意是來自小團隊,我們做了一些小變化,但並沒有你們想像的有戲劇性變化。
我從 Steve 處學到最有價值的就是專注。這就是我們正專注的事情:做產品。我真希望我能將「專注於產品」的道理講得更好一些,而且這真的不是陳詞濫調。
這就是你來到這個工作室的原因,就是為了創造你所能創造的最好產品。當你排除了其他目標,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並不重要,例如職位和頭銜,組織的架構,這並不是我們看待同事的角度。
問:當你的投資者和粉絲都在嚷嚷想要看到下一個驚豔的產品時,保持對自己的耐心是不是很難?
Ive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保持耐心都是很難的事情。對於 Steve 來說是,對於 Tim 來說也是。在某些時候,是很難一直專注在產品上的。我們和某些競爭公司的不同在於,我們專注產品,而且專注開發好的產品。
老實說,我並不認為( Jobs 去世後)這裡有任何改變。我的專注點非常窄,因此我不能談論除了設計和產品開發之外的任何事情。當回看過去 20 年,你能感覺到你從事某項非常困難的工作,當你做這工作的時候,你也不知道是否能做成。
我們比較聰明是,只談論那些做成的事情。當你在做某個項目事,你得有決心繼續做下去。因為做新的東西,路上眾多的艱難險阻是常有之事。在某個節點,你是得打個電話說,我們已經盡力了,但這已經違反我們所不能改變的物理定律。
當這艱難的工作變成你的日常,當你被問題和挑戰淹沒,的確是很容易變得不耐心。
星期五, 5月 30, 2014
Windows 7病毒感染率為何高於XP?
微軟最近發表的2013年下半年安全情報報告(Microsoft Security Intelligence Report)中顯示,去年第四季Windows 7的病毒感染率高於XP,而引起一陣騷動。甚至有許多媒體引述該報告說Windows XP比Windows 7還安全。但其實報告中微軟已解釋了此現象源自於去年忽然轉變成惡意程式的Rotbrow。
微軟是以惡意程式移除軟體Malicious Software Removal Tool(MSRT)在每千台個人電腦中所清除的病毒(Computers cleaned per mille,CCM)來計算感染數據,根據該報告,去年第四季Windows 7 SP1被病毒感染的數據為25.9CCM,Vista SP2更高達32.4CCM,反觀XP SP3則只有24.2CCM,Windows 8與Windows 8.1分別為17.3與0.8CCM。
微軟表示,一般而言,不論是客戶端或伺服器端的作業系統,愈新的作業系統被病毒感染的比例愈低,但去年第四季的數據受到Rotbrow的影響,使得Windows 7與Windows Vista的感染率都高於XP。
Rotbrow是一個瀏覽器附加元件,宣稱可阻擋瀏覽器安裝其他不必要的附加元件,在2011年便已現身,但行為正常。不過,微軟去年發現它轉變成惡意程式,不但未能攔截附加元件,還在瀏覽器上安裝更多的附加元件,包括Sefnit殭屍病毒在內。
Rotbrow也讓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在去年第四季的感染率達到第三季的3倍,同時也是造成Windows 7、Vista的感染率高於XP的最大兇手。
若觀察去年第三季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如同微軟所說的,病毒感染率是依照作業系統版本的更新而遞減,從XP、Vista、Windows 7、Windows 8與Windows 8.1的感染率依序是9.5、5.3、4.9、2.1與0.8CCM。微軟還預測,隨著各個安全軟體開始阻擋該惡意程式,預計感染率的數字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微軟並沒有詳細說明為何對於Rotbrow的防禦能力Windows 7電腦比XP還要低。但Rotbrow感染個人電腦的管道不管是透過e-mail或是網頁下載,主要都還是藉由社交工程的方法讓使用者相信它是一個安全的外掛程式而安裝它。換句話說,或許將此數據解讀成Windows 7比Windows XP使用者更容易遭受社交攻擊還比較有意義一些。無論如何,以Rotbrow造成的感染率數字波動來斷定Windows 7電腦比Windows XP更容易感染病毒,絕對是過度解讀了該數據。
至於許多媒體報導將此說成Windows XP比Windows 7還要「安全」,不但曲解了該份安全報告的意義,更是完全誤解什麼叫做資訊「安全」。因為防毒只不過是安全的諸多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並不是全部。特別是微軟在4月停止XP的安全更新之後,隨著本周二微軟例行性更新的釋出,駭客很可能透過其他Windows 版本的安全更新推測出Windows XP的安全漏洞,換句話說,每個最新釋出的Windows 安全更新都很可能是Windows XP的最新零時差漏洞。
微軟是以惡意程式移除軟體Malicious Software Removal Tool(MSRT)在每千台個人電腦中所清除的病毒(Computers cleaned per mille,CCM)來計算感染數據,根據該報告,去年第四季Windows 7 SP1被病毒感染的數據為25.9CCM,Vista SP2更高達32.4CCM,反觀XP SP3則只有24.2CCM,Windows 8與Windows 8.1分別為17.3與0.8CCM。
微軟表示,一般而言,不論是客戶端或伺服器端的作業系統,愈新的作業系統被病毒感染的比例愈低,但去年第四季的數據受到Rotbrow的影響,使得Windows 7與Windows Vista的感染率都高於XP。
Rotbrow是一個瀏覽器附加元件,宣稱可阻擋瀏覽器安裝其他不必要的附加元件,在2011年便已現身,但行為正常。不過,微軟去年發現它轉變成惡意程式,不但未能攔截附加元件,還在瀏覽器上安裝更多的附加元件,包括Sefnit殭屍病毒在內。
Rotbrow也讓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在去年第四季的感染率達到第三季的3倍,同時也是造成Windows 7、Vista的感染率高於XP的最大兇手。
若觀察去年第三季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如同微軟所說的,病毒感染率是依照作業系統版本的更新而遞減,從XP、Vista、Windows 7、Windows 8與Windows 8.1的感染率依序是9.5、5.3、4.9、2.1與0.8CCM。微軟還預測,隨著各個安全軟體開始阻擋該惡意程式,預計感染率的數字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微軟並沒有詳細說明為何對於Rotbrow的防禦能力Windows 7電腦比XP還要低。但Rotbrow感染個人電腦的管道不管是透過e-mail或是網頁下載,主要都還是藉由社交工程的方法讓使用者相信它是一個安全的外掛程式而安裝它。換句話說,或許將此數據解讀成Windows 7比Windows XP使用者更容易遭受社交攻擊還比較有意義一些。無論如何,以Rotbrow造成的感染率數字波動來斷定Windows 7電腦比Windows XP更容易感染病毒,絕對是過度解讀了該數據。
至於許多媒體報導將此說成Windows XP比Windows 7還要「安全」,不但曲解了該份安全報告的意義,更是完全誤解什麼叫做資訊「安全」。因為防毒只不過是安全的諸多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並不是全部。特別是微軟在4月停止XP的安全更新之後,隨著本周二微軟例行性更新的釋出,駭客很可能透過其他Windows 版本的安全更新推測出Windows XP的安全漏洞,換句話說,每個最新釋出的Windows 安全更新都很可能是Windows XP的最新零時差漏洞。
持續使用XP將面臨的5種風險
微軟原本信誓旦旦的表示,任何在今年4月8日過後出現的XP版漏洞,都將成為永遠的零時差漏洞。
即使這次微軟基於種種原因,還是釋出XP版的IE漏洞修補程式,但對微軟而言,持續使用XP的電腦使用者,等於是讓駭客對XP電腦取得絕對優勢,不僅可以利用逆向工程,取得更多XP的漏洞,駭客也可以透過XP來設計攻擊程式。XP使用者的電腦安全,已經岌岌可危。
根據微軟資訊安全情報報告書的內容,持續使用Windows XP會有下列五點風險,首先,會有瀏覽網頁(Surfing the Internet)的風險。臺灣微軟表示,在XP停止更新之後,新的XP入侵漏洞和攻擊套件,都可能會在駭客之間被販賣和流通,進而被駭客所利用。因為微 軟不再提供XP持續性的官方漏洞修補與更新,也意味著XP使用者在瀏覽網頁時,將持續性曝露在風險之中。
其次,開啟Email 和使用即時訊息(IM)會有風險。臺灣微軟指出,目前有許多的攻擊都會透過Email來發送含有非法網址的釣魚郵件,或是利用即時訊息來發送詐騙的網址。 XP使用者不小心連結並下載到這些網址所夾帶的附件,都可以被植入惡意程式,進而導致讓駭客控制整臺電腦。
第三點,使用外接式儲存裝置,例如行動硬碟或隨身碟等,都有風險。臺灣微軟說,駭客會透過USB隨身碟和其他種類的隨身硬碟來散布各種惡意程式,並 把XP的漏洞極大化,藉此攻擊該臺電腦或系統。第四點,駭客可以利用最新的XP漏洞發動攻擊,最主要造成影響的是,那些沒有使用其他防火牆、強密碼的XP 企業用戶。
最後,則是勒索惡意軟體(Ransomware)會對XP使用者造成威脅,因為勒索惡意軟體,像是去年發生的Cryptolocker,就是攻擊者將使用者的某些檔案惡意加密或,脅迫使用者必須要支付一筆贖金後,該加密檔案才會被解開。
臺灣微軟認為,這類將企業檔案加密的攻擊,將可能會癱瘓中小企業的營運,而當XP支援結束時,缺乏更新的XP作業系統,也可能會讓這種情形更加惡化。
即使這次微軟基於種種原因,還是釋出XP版的IE漏洞修補程式,但對微軟而言,持續使用XP的電腦使用者,等於是讓駭客對XP電腦取得絕對優勢,不僅可以利用逆向工程,取得更多XP的漏洞,駭客也可以透過XP來設計攻擊程式。XP使用者的電腦安全,已經岌岌可危。
根據微軟資訊安全情報報告書的內容,持續使用Windows XP會有下列五點風險,首先,會有瀏覽網頁(Surfing the Internet)的風險。臺灣微軟表示,在XP停止更新之後,新的XP入侵漏洞和攻擊套件,都可能會在駭客之間被販賣和流通,進而被駭客所利用。因為微 軟不再提供XP持續性的官方漏洞修補與更新,也意味著XP使用者在瀏覽網頁時,將持續性曝露在風險之中。
其次,開啟Email 和使用即時訊息(IM)會有風險。臺灣微軟指出,目前有許多的攻擊都會透過Email來發送含有非法網址的釣魚郵件,或是利用即時訊息來發送詐騙的網址。 XP使用者不小心連結並下載到這些網址所夾帶的附件,都可以被植入惡意程式,進而導致讓駭客控制整臺電腦。
第三點,使用外接式儲存裝置,例如行動硬碟或隨身碟等,都有風險。臺灣微軟說,駭客會透過USB隨身碟和其他種類的隨身硬碟來散布各種惡意程式,並 把XP的漏洞極大化,藉此攻擊該臺電腦或系統。第四點,駭客可以利用最新的XP漏洞發動攻擊,最主要造成影響的是,那些沒有使用其他防火牆、強密碼的XP 企業用戶。
最後,則是勒索惡意軟體(Ransomware)會對XP使用者造成威脅,因為勒索惡意軟體,像是去年發生的Cryptolocker,就是攻擊者將使用者的某些檔案惡意加密或,脅迫使用者必須要支付一筆贖金後,該加密檔案才會被解開。
臺灣微軟認為,這類將企業檔案加密的攻擊,將可能會癱瘓中小企業的營運,而當XP支援結束時,缺乏更新的XP作業系統,也可能會讓這種情形更加惡化。
中國中央機關電腦採購禁用Windows 8
中國政府採購中心在上周五(5/16)公佈一項「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重要通知」,說明資訊類節能產品的補充招標規定,所有入圍的計算機產品不准安裝Windows 8作業系統。
此次中國政府補充招標的產品包含了計算機與印表機等資訊產品,其中,屬於計算機類別的為可攜式的計算機(筆電)、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與AIO電腦。補充說明第五條說:「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
中國媒體引述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看法指出,這項規定可能與安全有關。倪光南認為Windows 8採用了不安全的技術架構,經常掃描使用者的電腦,因此很容易進行監控,並曾公開評論政府部門及重要產業不適合採購該作業系統。中國也有其他科技專家表達 與倪光南一致的看法。
倪光南的看法呼應了去年底德國雜誌Der Spiegel的一篇報導,當時報導指稱,美國國安局TAO(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計畫在微軟Windows 植入後門並且會攔截錯誤回報訊息。
另有一說認為這項規定的起因是微軟在今年4月8日終止了對Windows XP的所有技術支援,而截至今年3月,XP在中國的市佔率仍然超過6成,還有超過2億的XP用戶,並有不少政府單位使用XP,這些XP用戶在4月8日之後 若未升級便將籠罩於安全風險中。為了避免未來面臨同樣的窘境,中國政府決定不採用Windows 8。
另一方面,微軟則向媒體表示,他們一直到該通知發布後才知道此一新的中國政策。過去微軟一向積極與政府機關合作,以瞭解政府的採購需求並協助進行產 品評估,對於該通知內含Windows 8的限制感到驚訝,將持續與中國政府進行協商。也有媒體報導指出,微軟表示會持續為政府用戶提供Windows 7,並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評估Windows 8產品。
中國一直在發展以Linux為基礎的各種作業系統,從行動端到桌面端,中國政府未來很有可能大力推動自家開發的Linux作業系統版本,以降低對於不論是Windows或Android等外來平臺的依賴。
此次中國政府補充招標的產品包含了計算機與印表機等資訊產品,其中,屬於計算機類別的為可攜式的計算機(筆電)、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與AIO電腦。補充說明第五條說:「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
中國媒體引述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看法指出,這項規定可能與安全有關。倪光南認為Windows 8採用了不安全的技術架構,經常掃描使用者的電腦,因此很容易進行監控,並曾公開評論政府部門及重要產業不適合採購該作業系統。中國也有其他科技專家表達 與倪光南一致的看法。
倪光南的看法呼應了去年底德國雜誌Der Spiegel的一篇報導,當時報導指稱,美國國安局TAO(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計畫在微軟Windows 植入後門並且會攔截錯誤回報訊息。
另有一說認為這項規定的起因是微軟在今年4月8日終止了對Windows XP的所有技術支援,而截至今年3月,XP在中國的市佔率仍然超過6成,還有超過2億的XP用戶,並有不少政府單位使用XP,這些XP用戶在4月8日之後 若未升級便將籠罩於安全風險中。為了避免未來面臨同樣的窘境,中國政府決定不採用Windows 8。
另一方面,微軟則向媒體表示,他們一直到該通知發布後才知道此一新的中國政策。過去微軟一向積極與政府機關合作,以瞭解政府的採購需求並協助進行產 品評估,對於該通知內含Windows 8的限制感到驚訝,將持續與中國政府進行協商。也有媒體報導指出,微軟表示會持續為政府用戶提供Windows 7,並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評估Windows 8產品。
中國一直在發展以Linux為基礎的各種作業系統,從行動端到桌面端,中國政府未來很有可能大力推動自家開發的Linux作業系統版本,以降低對於不論是Windows或Android等外來平臺的依賴。
星期一, 5月 19, 2014
《廿一世紀資本論》:社會本就貧富不均
知道現在亞馬遜網路書店上,最火紅的作者是誰嗎?不是 J.K. 羅琳,也不是《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的 E. L. 詹姆絲,而是來自法國的經濟學家皮克提(Thomas Piketty)。
皮克提的《廿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造成亞馬遜頻頻缺貨,目前依舊一本難求。
《廿一世紀資本論》被譽為研究當代經濟與貧富不均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由於其大膽撕下當代權貴階級的假面具,並揭穿資本主義偽善假像,因而在全球政經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彈,也讓皮克提開始被保守人士封殺,並被貼上「馬克思主義份子」的標籤。
首先就貧富差距而言,皮克提認為雖然資本主義本身便會使社會在財富分配上越來越趨於不平等,但一旦貧富差距過大,便會因為資源、知識與財力的懸殊差 距,開始造成社會與政治地位的不平等,造就出用金錢雕刻出來的無能候選人,進而對民主政治的公平與正義造成衝擊。對於皮克提所引發關於貧富不均的熱烈討 論,就連教宗方濟各也在推特上回應:「不平等是社會罪惡之源。」
再者,世襲權貴方面,皮克提直接了當地表示,世上前 1% 的有錢人都不是那些聰明、有能力,並靠自己賺取高薪的人,而是那些靠著家產、土地、世家人脈,光是做在家裡就暴富的一群人。
若是以一百公尺賽跑做比喻的話,一般人就是乖乖在起跑線等著起跑,在這當中有能力跑得越快的人,就能獲得越好的成績。但在所有參賽者之中,有些人的 起跑線卻是在距離終點五公尺處。這些人儘管喊著公平競爭,卻在比賽開始後躺著翻個身就抵達了終點。點出了這項事實的皮克提,自然成為了這些不公平參賽者的 眾矢之的。
來源:連教宗都說讚的暢銷書《廿一世紀資本論》:社會本就貧富不均
皮克提的《廿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造成亞馬遜頻頻缺貨,目前依舊一本難求。
《廿一世紀資本論》被譽為研究當代經濟與貧富不均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由於其大膽撕下當代權貴階級的假面具,並揭穿資本主義偽善假像,因而在全球政經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彈,也讓皮克提開始被保守人士封殺,並被貼上「馬克思主義份子」的標籤。
- 《廿一世紀資本論》在談些什麼?為何「靠爸」權貴怕到臉未打先腫?
首先就貧富差距而言,皮克提認為雖然資本主義本身便會使社會在財富分配上越來越趨於不平等,但一旦貧富差距過大,便會因為資源、知識與財力的懸殊差 距,開始造成社會與政治地位的不平等,造就出用金錢雕刻出來的無能候選人,進而對民主政治的公平與正義造成衝擊。對於皮克提所引發關於貧富不均的熱烈討 論,就連教宗方濟各也在推特上回應:「不平等是社會罪惡之源。」
再者,世襲權貴方面,皮克提直接了當地表示,世上前 1% 的有錢人都不是那些聰明、有能力,並靠自己賺取高薪的人,而是那些靠著家產、土地、世家人脈,光是做在家裡就暴富的一群人。
若是以一百公尺賽跑做比喻的話,一般人就是乖乖在起跑線等著起跑,在這當中有能力跑得越快的人,就能獲得越好的成績。但在所有參賽者之中,有些人的 起跑線卻是在距離終點五公尺處。這些人儘管喊著公平競爭,卻在比賽開始後躺著翻個身就抵達了終點。點出了這項事實的皮克提,自然成為了這些不公平參賽者的 眾矢之的。
- 來看看紐約時報書評怎麼說
由法國經濟學家皮克提所撰寫的《廿一世紀資本論》造成了一股強烈的震撼。儘管過去有不少經濟學相關的書籍,也曾登上過排行榜冠軍寶座,但皮克提與它們不同的地方在於,他的論點既嚴肅又具顛覆性,並且勇於點出讓許多保守人士感到害怕的事實。
為此,美國企業研究院(AEI)的專欄作者 James Pethokoukis 甚至在美國《國家評論》上呼籲撤下皮克提的著作,否則「(皮克提的理念)將會在知識階層中廣為流傳,造成政經社會大洗牌,進而引發各項政治鬥爭。」然而,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右派人士似乎沒有任何人能夠反駁皮克提的理論,只能不斷以各種人身攻擊與貼標籤的方式,來進行一些沒意義的回擊。
皮克提不是史上第一位警告大家貧富不均的經濟學家。儘管他以豐厚的經濟史料來證明我們已進入了新的鍍金時代,但貧富不均這件事早已不是新聞了。
然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 皮克提打破了最受保守主義人士推崇的迷思,也就是有錢人堅稱他們的財富是自己努力掙來的,也是他們應得的,並且不應該叫他們「百分之一」或「有錢人」,而要感激地稱他們為「工作機會創造者」才對。
- 但若這些人的財富根本是繼承來的,而不是自己白手起家賺來的呢?
西方社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確實是被一群世襲權貴所統治的,皮克提也在書中證明了我們的政治與經濟正在走回頭路,退回一戰前的鍍金時代(編按:該年代許多人藉由買低賣高賺取暴利而致富,並因此過著與一般人天差地遠的奢華生活)。
那麼,保守派人士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皮克提的理論成為課徵富人稅的理由?答案應該是證明其理論有誤,並推翻他的論點才對,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無止盡的跳針與漫罵,還是沒有人可以推翻得了他的說法。
我想這並不意外。我在過去二十年來曾參與過許多關於貧富不均的辯論會,但從沒見過任何保守派的「專家」,能夠成功反駁那些主張社會貧富不均的理論。答案很簡單,因為現實社會就是貧富不均的。
自從 William F. Buckley 等人以干涉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教學開始,右派人士便不再試圖以理論推翻這些質疑自由市場的人的論點,而是只會玩一些貼上「共產」標籤,或是將他們蔑稱為「集體主義者」等小伎倆。
不過,看著這些保守人士一個接著一個瞎起鬨,倒也是蠻有趣的。除了稱呼皮克提為馬克思主義份子,甚至還說《廿一世紀資本論》是「軟性的馬克思主 義」。看來現在只要提到「貧富不均」,人人都可以是馬克思主義份子。(話說回來,他們好像是真心那樣認為的。最近前任參議員 Rick Santorum 才表示,「中產階級」一詞是馬克思主義份子才會用的,因為,你知道的,種族歧視和階級之分在美國都是不存在的唷。)
儘管美國的寡頭執政者沒有能力反駁皮克提的論點,卻不代表他們的政治生涯即將如履薄冰。相反地,在現在這個年代,他們的錢反而能夠雇到比以往更多的鬼為他們推磨。
然而,思想依舊很重要,因為思想將形塑我們的言行和舉止,而皮克提所投下的這枚震撼彈,則再次證明了右派人士是一群沒有思想的集合。
來源:連教宗都說讚的暢銷書《廿一世紀資本論》:社會本就貧富不均
星期五, 3月 07, 2014
華人並不愛家!?(老外看華人)
文章來源:華人並不愛家?!
我們總以為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觀念的種族之一,並且深深地為之自豪,然而在老外的眼中,卻未必如此。
有次我和我歐洲的朋友談起了中國人和澳洲人對家庭的重視。沒想到,那幾位歐洲朋友說:“你別生氣,其實,我們覺得你們中國人並不愛家,並不像你們自己說的這麼注重家庭。你們更愛金錢!”,我愕然。
於是,我記下了這些真誠的對話:
“無論在歐洲還是在中國當地,你們中國人的確很勤奮,中國人在海外也能比當地人積蓄更多的錢財,但我不認為這是你們中國人有經商的天賦,而是你們比我們更節儉,更能省,是通過降低生活標准來完成的金錢積累。你們平時很少上酒吧,週末也很少度假,甚至週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從中國買了帶過去,因為這裡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學生帶了很多碗過去。
“你們會沒日沒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給老人照管,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你們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耶誕節你們甚至都不休息,而在海外春節是沒有假期的,聖誕節不帶著孩子去海灘,因為你們會覺得這個時候的機票、賓館都貴,不如趁這個時候做點生意賺更多的錢,等淡季了再出門。”
“所以,你們華人的孩子 盡管學業上很優秀,但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另類,覺得和當地人比起來,父母更關心的是家庭的金錢收入、關心的是他們的學習分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
“是的,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們中國人愛說這是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多掙些錢,但每一代都說自己賺錢是為了下一代,那麼究竟哪一代會真正地使用這筆錢呢?
“生命是那麼短暫,你們藉口為了家庭的未來,而在現在就犧牲了家庭,我不知道這個帳是怎麼算過來的,怎麼還能體現你們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觀念。“
你們為了工作,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夫妻分離,要在我們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個月以上,基本上就該考慮辦離婚了。所以我們被派到海外來,就一定是全家一起來,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來。他們要是不願意來,我就不可能接受這項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國甚至聽說過你們的上一輩人,甚至有夫妻幾十年都分在兩個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時候才能生活在一起。這太殘酷了。難道你們就不會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嗎?工作也還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國公司裡有很優秀的人才,但因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個月甚至每兩個月才能相聚一次,為什麼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棄工作呢?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裡工作的農民,他們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說是為了家庭在掙錢,可這樣的錢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歐洲,你們中國人基本都比當地人有錢,但沒有人羡慕你們的生活,我認為你們就是金錢的機器,但你們為自己的賺錢愛好塗上了一層家庭的色彩。 “
這篇文章很有道理,把中國現在家庭描述沒有愛,沒有生活樂趣。我們大家好好靜一下,除了錢我們還有什麼?所以離婚率居高不下,夫妻分居二地丶孩子讓老人管等等...。這些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IBM全球高階主管CXO調查:全球CEO看重技術是改變企業競爭價值鏈的關鍵
IBM日前在臺發布全球高階主管調查結果,在20個產業4,183位受訪CXO中,大多認為「讓客戶活
化組織」是企業轉型與未來發展焦點。而「技術」則是改變企業競爭價值鏈、產業與客戶期望最重要的外部力量。在6大高階主管中,全球CEO比其他高階主管,
更看重新興技術對企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然而,臺灣CEO的重視程度卻相對偏低。
臺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暨合夥人曾江華 表示,臺灣產業正面臨典範轉移與跨業激烈競爭兩大衝擊,在此之際,企業應該要重新定義組織結構、發展策略與投資組合,想辦法運用社群、行動、海量資料分析 和雲端運算等新興技術,驅動企業轉型為客戶主導型企業,來拓展生態圈範圍,並且活化內外部資源,達到轉型發展的目標。
曾江華表示,在國 外,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立客戶顧問委員會,並且將客戶影響納入企業組織運作的一環,但類似做法在臺灣還很少見,主要因為臺灣的產業發展,大多聚焦高科技產 業,且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又是B2B,沒有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因此,對終端客戶轉變的反應比較慢。在各個產業中,只有金融業以及零售業的市場反應速度相 對較快。
根據IBM的調查,有4成企業CEO認為,市場競爭來自其他產業或新領域競爭者,尤其當顛覆型業務模式出現時,也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在此前提下,未來3年,將有51%的企業計畫引進新興技術來實現創新,相較於過去3年的43%,這個比例持續增加中。
曾江華表示,儘管企業都認同創新的重要性,但僅有17%的CEO將數位化策略整合到營運策略或產品中。此外,雖然有將近6成的CEO認為,客戶將對企業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但卻有三分之一的CEO評估,自己的營運團隊沒有充分了解市場與客戶。
在 企業營運的決策過程中,IBM調查顯示,有55%的CEO認為,業務策略的影響來自客戶,僅次於來自高階管理團隊的78%,而且高於董事會53%以及業務 策略職能44%。CEO期望客戶參與的業務面向,依序是新的產品和服務定義、產品與服務測試、客戶策略與過程制定、業務策略制定、訂價結構驗證、環境與社 交策略制定、產品與服務採購、隱私與安全策略驗證等。
臺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暨合夥人曾江華 表示,臺灣產業正面臨典範轉移與跨業激烈競爭兩大衝擊,在此之際,企業應該要重新定義組織結構、發展策略與投資組合,想辦法運用社群、行動、海量資料分析 和雲端運算等新興技術,驅動企業轉型為客戶主導型企業,來拓展生態圈範圍,並且活化內外部資源,達到轉型發展的目標。
曾江華表示,在國 外,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立客戶顧問委員會,並且將客戶影響納入企業組織運作的一環,但類似做法在臺灣還很少見,主要因為臺灣的產業發展,大多聚焦高科技產 業,且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又是B2B,沒有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因此,對終端客戶轉變的反應比較慢。在各個產業中,只有金融業以及零售業的市場反應速度相 對較快。
根據IBM的調查,有4成企業CEO認為,市場競爭來自其他產業或新領域競爭者,尤其當顛覆型業務模式出現時,也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在此前提下,未來3年,將有51%的企業計畫引進新興技術來實現創新,相較於過去3年的43%,這個比例持續增加中。
曾江華表示,儘管企業都認同創新的重要性,但僅有17%的CEO將數位化策略整合到營運策略或產品中。此外,雖然有將近6成的CEO認為,客戶將對企業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力,但卻有三分之一的CEO評估,自己的營運團隊沒有充分了解市場與客戶。
在 企業營運的決策過程中,IBM調查顯示,有55%的CEO認為,業務策略的影響來自客戶,僅次於來自高階管理團隊的78%,而且高於董事會53%以及業務 策略職能44%。CEO期望客戶參與的業務面向,依序是新的產品和服務定義、產品與服務測試、客戶策略與過程制定、業務策略制定、訂價結構驗證、環境與社 交策略制定、產品與服務採購、隱私與安全策略驗證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