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提的《廿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造成亞馬遜頻頻缺貨,目前依舊一本難求。
《廿一世紀資本論》被譽為研究當代經濟與貧富不均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由於其大膽撕下當代權貴階級的假面具,並揭穿資本主義偽善假像,因而在全球政經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彈,也讓皮克提開始被保守人士封殺,並被貼上「馬克思主義份子」的標籤。
- 《廿一世紀資本論》在談些什麼?為何「靠爸」權貴怕到臉未打先腫?
首先就貧富差距而言,皮克提認為雖然資本主義本身便會使社會在財富分配上越來越趨於不平等,但一旦貧富差距過大,便會因為資源、知識與財力的懸殊差 距,開始造成社會與政治地位的不平等,造就出用金錢雕刻出來的無能候選人,進而對民主政治的公平與正義造成衝擊。對於皮克提所引發關於貧富不均的熱烈討 論,就連教宗方濟各也在推特上回應:「不平等是社會罪惡之源。」
再者,世襲權貴方面,皮克提直接了當地表示,世上前 1% 的有錢人都不是那些聰明、有能力,並靠自己賺取高薪的人,而是那些靠著家產、土地、世家人脈,光是做在家裡就暴富的一群人。
若是以一百公尺賽跑做比喻的話,一般人就是乖乖在起跑線等著起跑,在這當中有能力跑得越快的人,就能獲得越好的成績。但在所有參賽者之中,有些人的 起跑線卻是在距離終點五公尺處。這些人儘管喊著公平競爭,卻在比賽開始後躺著翻個身就抵達了終點。點出了這項事實的皮克提,自然成為了這些不公平參賽者的 眾矢之的。
- 來看看紐約時報書評怎麼說
由法國經濟學家皮克提所撰寫的《廿一世紀資本論》造成了一股強烈的震撼。儘管過去有不少經濟學相關的書籍,也曾登上過排行榜冠軍寶座,但皮克提與它們不同的地方在於,他的論點既嚴肅又具顛覆性,並且勇於點出讓許多保守人士感到害怕的事實。
為此,美國企業研究院(AEI)的專欄作者 James Pethokoukis 甚至在美國《國家評論》上呼籲撤下皮克提的著作,否則「(皮克提的理念)將會在知識階層中廣為流傳,造成政經社會大洗牌,進而引發各項政治鬥爭。」然而,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右派人士似乎沒有任何人能夠反駁皮克提的理論,只能不斷以各種人身攻擊與貼標籤的方式,來進行一些沒意義的回擊。
皮克提不是史上第一位警告大家貧富不均的經濟學家。儘管他以豐厚的經濟史料來證明我們已進入了新的鍍金時代,但貧富不均這件事早已不是新聞了。
然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 皮克提打破了最受保守主義人士推崇的迷思,也就是有錢人堅稱他們的財富是自己努力掙來的,也是他們應得的,並且不應該叫他們「百分之一」或「有錢人」,而要感激地稱他們為「工作機會創造者」才對。
- 但若這些人的財富根本是繼承來的,而不是自己白手起家賺來的呢?
西方社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確實是被一群世襲權貴所統治的,皮克提也在書中證明了我們的政治與經濟正在走回頭路,退回一戰前的鍍金時代(編按:該年代許多人藉由買低賣高賺取暴利而致富,並因此過著與一般人天差地遠的奢華生活)。
那麼,保守派人士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皮克提的理論成為課徵富人稅的理由?答案應該是證明其理論有誤,並推翻他的論點才對,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無止盡的跳針與漫罵,還是沒有人可以推翻得了他的說法。
我想這並不意外。我在過去二十年來曾參與過許多關於貧富不均的辯論會,但從沒見過任何保守派的「專家」,能夠成功反駁那些主張社會貧富不均的理論。答案很簡單,因為現實社會就是貧富不均的。
自從 William F. Buckley 等人以干涉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教學開始,右派人士便不再試圖以理論推翻這些質疑自由市場的人的論點,而是只會玩一些貼上「共產」標籤,或是將他們蔑稱為「集體主義者」等小伎倆。
不過,看著這些保守人士一個接著一個瞎起鬨,倒也是蠻有趣的。除了稱呼皮克提為馬克思主義份子,甚至還說《廿一世紀資本論》是「軟性的馬克思主 義」。看來現在只要提到「貧富不均」,人人都可以是馬克思主義份子。(話說回來,他們好像是真心那樣認為的。最近前任參議員 Rick Santorum 才表示,「中產階級」一詞是馬克思主義份子才會用的,因為,你知道的,種族歧視和階級之分在美國都是不存在的唷。)
儘管美國的寡頭執政者沒有能力反駁皮克提的論點,卻不代表他們的政治生涯即將如履薄冰。相反地,在現在這個年代,他們的錢反而能夠雇到比以往更多的鬼為他們推磨。
然而,思想依舊很重要,因為思想將形塑我們的言行和舉止,而皮克提所投下的這枚震撼彈,則再次證明了右派人士是一群沒有思想的集合。
來源:連教宗都說讚的暢銷書《廿一世紀資本論》:社會本就貧富不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